不不不
不是小编来了
是冷空气来了
没错
从今天开始
巴中将出现
断
崖
式
降
温
按照以往的尿性惯例
先看下中国天气网预告
巴中断崖式降温有多厉害?
虽早早做好了降温的准备
看这个情况
从2号3号的16℃跌倒后天的4℃
十多度的温差
就像一块猪肉
从保鲜快速拿到速冻
结果....
这种空虚寂寞冷让人有种感觉叫:
更可恨的是,降温就算了
与降温同时到来的还是:
说实话你降温就降温吧
还附赠个“下雨”套餐
你搞得这客气
还买一送一
这种“促销”我们真的是
温馨提示
雨伞准备好了吗?
棉鞋囤好了吗?
秋裤够穿吗?
最重要的是
羽绒服、冬被都准备好了吗?
雨水、雪、冷空气接踵而至
接下来的日子
没有最冷,只有更冷!
更可怕的是
这么冷还要
起床
我有起床气!!!
这几天起床
可能你需要这样
↓↓↓
或者这样
↓↓↓
甚至这样
↓↓↓
起床靠勇气
床以外的都是远方
手够不到的都是他乡
早上起床时
另外这周也将迎来
“大雪”节气
到了这个时段,全国各地
雪往往下得大、范围也广
故名大雪
【先来说说
“大雪”的饮食】
可以适当
多吃些牛肉和羊肉等。中医认为属性偏温的肉类,有助于增强机体抗寒能力。对于寒性体质的人,在烹饪这些肉类时,还可以适当放些葱、蒜、生姜、辣椒等辅助食材,提高这些肉类温补的功效。
但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来说,烹制这些温性肉类时,最好配上白萝卜,可以预防上火。此外,这个季节还可以多吃些核桃、黑芝麻、橘子等食品,也可以起到温补的功效。
【大雪节气还要注意生活起居有规律】
由于冬季日短夜长,起居要
注意早卧迟起,不要熬夜,不要过早起床晨炼”。并且,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相对缓慢,所以运动锻炼中要注意准备活动要充分,待热后再脱去外衣,不要过于剧烈运动,避免大汗淋漓;锻炼后,换上干燥衣物。
这次降温不会是像以前那样
挠痒痒
面对这样的天气,
怎么样才能舒舒服服地过呢?
小编搜集了一些防寒小贴士~
送给大家!
儿童篇
随着天气忽冷忽热,免疫力较差的儿童往往成为病毒入侵的目标。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,在这个气温骤降的周末,家长应给孩子多喝水,并注意以下几点防寒保暖的细节:
添衣防冻,切忌裹得太多太厚
家长给孩子添衣时要格外注意,前胸、后背和肚子是重点保暖部位,家长可以考虑给孩子套上一件马甲防寒。此外,家长还要时刻留意孩子的手脚温度,手脚冰冷是保暖不足的表现。对于一岁以内的婴幼儿,不建议裹得太多太厚,因为大汗容易造成虚脱,引发捂被综合征,严重者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,家长应注意防范。
冬天睡觉,别放太多布娃娃在床上
所谓抱团取暖,在寒冷冬季,不少孩子喜欢和父母一起睡觉,并在床上放许多布娃娃。孩子抱着布娃娃入睡,口鼻容易闷在布娃娃的棉絮里,入睡后若不注意容易引发缺氧、窒息等危险。
戴口罩,防冷空气刺激加剧咳嗽
天气突然变冷,对于患有哮喘或者慢性咳嗽的孩子而言,冷空气进入呼吸道容易引起咳嗽加剧。孩子外出必要时可戴上口罩,一方面避免冷空气的刺激,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公共场所的病菌入侵。
中老年篇
“寒冷刺激交感神经系统,心率增快,外周血管阻力增加,从而升高血压。而高血压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,因此每年冬季都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‘难过’的季节。”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:
自测血压,必要时增加降压药剂量
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,坚持自测血压。一旦血压升高,原有降压药达不到降压效果时,就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大降压药的剂量,控制好血压。
吃火锅、喝大酒?小心!
冬天吃着暖暖的火锅,听着就是件美美的事。可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却要小心了。吃火锅、喝浓汤、喝大酒,盐的含量都会增高,是高血压患者饮食的禁忌,日常饮食中还是以清淡为主。
不要太早太晚外出锻炼身体
冬季清晨和晚间室外温度低,可是很多大爷大妈依然不畏严寒坚持早晚锻炼,这样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。这段时间可选择中午暖和一点时锻炼,穿着上也要注意保暖。
那么,
我们的身体哪些地方最需要保暖呢?
1
头
冷风一吹,脑袋容易紧疼。阳气散掉了,热量蒸发了,头部自然畏惧冷风,随着年龄的增大会越来越怕风。头部一旦受风着凉,容易引发感冒、头痛、牙痛,甚至诱发脑血管疾病。
医生支招:暖头神器当属“帽子”,选择毛线、呢绒等质地厚的冬帽比较保暖。如果不想戴帽子,可以选择一块时尚头巾。
2
鼻
鼻是呼吸换气的出入口。在寒冷天气里,鼻常以“红鼻头”“流清涕”示人,发出“受冻”信号。而鼻子受寒容易诱发鼻炎、鼻出血、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。
医生支招:勤做健鼻操,每天早晨和睡前,用双手食指指腹按摩鼻翼两侧,有利于促进气血流通,增强鼻子的御寒能力。
3
耳
耳朵长时间裸露于冷空气中确实可能被冻红、冻僵、长冻疮。“耳为宗脉之所聚”,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,因此冬季一定要做好耳朵的保暖。
医生支招:天冷外出,请为耳朵“穿衣”——选择耳套或用宽大的帽子、围巾遮住耳朵。若你有一头长发遮耳,也有挡风护耳作用。从寒冷室外回到室内,不妨用手搓搓耳朵,让其尽快回暖。
4
颈
颈部上连脑袋下接躯干,受凉后会引起局部血管收缩,可诱发眩晕、大脑供血不足等不适。“风从项后入”,脖子后面最容易受风,是风邪侵入的漏洞。
医生支招:工作或学习时座位后面对着窗子或空调,要小心“颈后风”,建议竖起衣领,用围巾或丝巾围住脖子,护住脖子的要穴。
5
背
风寒外邪极易从背部经络上的诸多穴位侵入人体,损伤阳气,使阴阳平衡受到破坏,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,容易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或引起旧病复发。
医生支招:穿足够的衣服,怕冷的老年人建议加穿一件贴身背心以加强背部保暖。
6
腰
“腰为肾之府”,腰部受到寒冷刺激,肾就会受到牵连。中老年人突遇冷风后极易刺激神经,引起腰部疼痛,甚至旧病复发。
医生支招:不要穿露腰装,冬天一定要穿够衣服,晚上睡觉盖好被子。同时,早晚搓腰眼,用拳眼或拳背旋转按摩腰眼处微微发热即可。
7
膝
“老寒腿”过冬难,有关节炎的膝盖就跟气象台一样,天气一变冷,膝痛准时报到。当气温降低,血管收缩,膝关节的血液供应就更少了,保护和调节功能下降,寒气侵入就容易诱发膝关节疼痛。
医生支招:不要穿短裙丝袜,若遇到大幅降温,还请老老实实加入秋裤党。
8
脚
由于脚皮下脂肪少,保温性能差,加之远离心脏,血液供应慢而少,所以容易发冷。而脚受凉足以引起感冒或使气管炎、哮喘、关节炎、痛经、腰腿痛等旧病复发。
医生支招:不要光脚走路,保持鞋袜温暖干燥,冬天经常把鞋子拿出来晒晒,既杀菌又去鞋内寒气。临睡前用热水泡脚,既能暖身又可起到补肾的养生保健作用。
寒冬到来
起床三步骤又来了
最后
今年的最后一个月来了!
老铁们,距离元旦就剩不到一个月
春节的脚步也近了
小编就想问你:
攒够钱娶媳妇了吗?
减肥的目标实现了吗?
找到对象了吗??
……
不管怎样
日子还得往前过
接下来这个月
一起裹好小棉袄,加油吧!